专家:反垄断、保民生打破公用事业土围子是关键
2017年01月12日16:23中国新闻网
央广网北京1月12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电、煤气、公交,这些都是公用企业提供的。这些产品既是生活缺不了,但家里无法接两路水管或者两路电线,公用企业由于产品的特点,服务容易产生垄断,用户最后可能无奈要多交钱。因此,公用企业需要管理部门严格监管。
国家工商总局新闻发言人于法昌昨天表示,公用企业的限制竞争问题突出,违法行为类型化,部分企业存在违法行为换汤不换药的现象。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公用企业的限制竞争行为呈三大特点:
一是供水、供气、公共交通和供电行业的案件在全部公用企业案件中占比居前,合计占比达48%。供气、机动车检测企业罚没金额排位居前,此外,具有公共服务或独占优势的医院、殡葬等行业,商业贿赂及利用优势地位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严重。
第二个特点是公用企业滥收费问题突出,案件占比近五成。从违法行为看,滥收费用、限制准入和强制交易是公用企业违法行为的主要方式。滥收费用存在着巧立名目,换汤不换药,屡查屡犯的问题。收费用行为主要为公用企业自身滥收费用。强制交易就是强制用户购买或接受提供不必要的商品和服务。
第三个特点就是区县级公用企业为案件重灾区。超过五成公用企业案件发生在区县级区域,其次是地市级。从惩罚力度看,公用企业所属行政级别越高受惩罚力度越大。
公用企业服务关系到老百姓(46.570,-0.92,-1.94%)的切身利益,去年,工商总局开展了集中整治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的专项执法行动,严格监管,服务民生,减轻了老百姓的生活负担。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所所长匡贤明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匡贤明:这一次工商总局把这个问题揭露出来了。为什么这些公用企业的垄断问题会这么突出?它们为什么会成为我们市场化改革的土围子?为什么会成为我们的堡垒?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们大多数强调公共性,例如在供水方面,一个城市只能有一个供水管网、供水体系;第二,它们可能比较强调技术性。例如在医疗领域,老百姓或者消费者很难清楚的了解技术上的细节和环节,所以它们就巧立名目,为收费留下一些空间。第三,客观说来,这些服务企业面对的是千百万消费者和服务者,因此它和百姓们接触的比较多,这就表明越到基层,发生纠纷和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们将公用企业的问题概括成“三低一高”四大问题:第一,它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这是我们打破垄断的一个目标;第二就是对外开放的程度还不是很高;第三,某些服务水平还比较低,服务质量与老百姓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第四,服务价格高。
这些公用企业应该如何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我认为动力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动力就是随着技术革命的推进,现有的公用事业单位的提供方式、模式可能需要发生变化,例如随着新能源革命的推进,分散式的供电就有可能成为现实。现在这种一个城市一家供电公司的模式是否能够持续下去可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第二,现在我们的消费者已经开始用脚投票了,过去几年中国某些服务领域中的外流现象还是比较突出的。
在这两大因素的驱使下,我们更要加一把火,把土围子攻下来,这把火就是加快市场化改革,加快公用事业领域的市场准入、打破垄断。其中可能有四件事情比较重要:第一就是进一步放开并且鼓励社会资本的进入,尤其是鼓励社会资本在这些领域里进行模式的创新。第二是有序推进对外资的开放。第三,各地政府在保障消费者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可以更多的采用购买公共服务这种方式来对现有的公用事业单位进行约束和考核。第四,在考核的过程中,政府一定要增强消费者的话语权,最后可能需要根据我们消费者的反馈和满意度来进行选择和甄别。
这四个方面的改革可以有效倒逼公用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解决一些现存的矛盾和问题,有效的满足我们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